北京时间:
 喀土穆时间:
驻苏丹大使马新民在苏《关注报》、《今日喀土穆报》发表署名文章《中国经济在风雨中回升》
2020-05-26 18:17

  2020年5月25日、26日,驻苏丹大使马新民在苏《关注报》、《今日喀土穆报》“中国聚焦”专栏发表题为《中国经济在风雨中回升》的署名文章。全文如下:

  今年一季度对中国经济而言极不寻常,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,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,但3月份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回升势头。综合看,中国经济总体经受住了疫情的“压力测试”,长期向好、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没有改变,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趋势也没有改变。

  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为经济注入强劲动力。中国政府顶住疫情冲击,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,稳住经济基本盘,及时为企业解难纾困。我们出台超过1万亿元的阶段性减税降费财政政策,实施5500亿元扶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政策,出台了“新基建”七大领域重点项目投资计划,坚定推进扩大开放政策将自贸试验区从沿海拓展到内陆,加大对受困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。这些政策工具释放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潜力和巨大动能,必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契机、新引擎。

  快速复工复产赢得经济复苏先机。中国政府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,精准稳妥推动企业复工复产,推动经济回归稳增长轨道。早在2月20日,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复工复产率就已达到97.08%。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全国复工复产按下“快进键”,经济社会发展按下“重启键”。目前,复工率和人员返岗率双双接近100%,基本恢复正常水平。4月份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5%,比上月加快1.6个百分点;货物出口额达1.41万亿元,同比增长8.2%。中国经济已呈现回暖迹象。

  新业态新产业迸发经济增长活力。疫情防控催生在线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。5G应用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“云端经济”在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;在线办公、无人配送、网上课堂等新业态助力复工复学;“宅经济”、直播带货等消费新模式如火如荼;物联网、区块链、数据中心等“新基建”呈现爆发式增长。一季度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上涨13.2%,拉动GDP增长0.6个百分点;1-4月,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.6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同比提高5.5个百分点。在线新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。

  内生动力积聚支撑经济增长预期。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、局部的,决定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内生动力没有改变。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、能源、原材料、信息等主要行业持续生产,应急物资和医疗卫生领域投资大幅增长,与民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生产和销售依然旺盛,城镇化“刚需”强劲,14亿人口、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国内市场和内需潜力巨大。同时,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,雄厚的人才储备和先进的物流运输与5G通讯体系,都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此外,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,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业链、供应链顺畅运行,继续扮演“世界工厂”和“世界市场”的角色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1年中国将迎来9.2%的经济增速,为全球各经济体之首。中国经济展现强劲韧性和动力。

  中国与苏丹是患难与共、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伙伴。“青山一道,共担风雨”。当前苏丹面临抗疫、政治过渡和经济转型三重挑战,中国也处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稳经济保民生的关键时刻。我们愿与苏方守望相助、共克时艰、携手抗疫、共谋发展,继续在抗疫和民生发展领域向苏方提供力作能及的援助,大力开展经贸往来,积极推进惠民示范项目,助力苏丹优势资源产业,不断扩大与苏方在农业、畜牧业、矿业、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合作,努力推动沿红海、沿尼罗河等区域经济发展,开拓中苏经济合作与增长的新天地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丹共和国大使馆 版权所有
地 址:喀土穆AL-MANSHIA区 多哈街 信 箱:P.O. BOX 1425,KHARTOUM, SUDAN<>
电 话:00249-1-83272730 传 真:00249-1-83271138
邮箱:chinaemb_sd@mfa.gov.cn